照明人一年一度的狂欢盛会“广州展”,历时三天半,今下午就要闭馆了。也许是惯性使然,总得写上几句,索性就叫:“广州展来袭的一二三四五”。
一是场高奏主旋律的盛会
开幕日是6月9日,正逢星期日。照明人哪有996?集体加班在琶州。这次大会主办方既睿智,又辛苦,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凝结成一个鲜明的主题:思索照明--攻与守。把《孙子兵法》用到了展会上,恐怕举世无双,绝对高超的创意。让人感觉,一进展场,触目皆是的攻守的视频与标识,以为一不小心误入了战场,难怪参展者与参观者个个都是雄纠纠、气昂昂呀!
二是这次展会有两大特色
其一是展览与论坛的结合。有展有论,并非史无前例,但如此大胆创意的论坛,恐怕也属中国特色。在展会的步道上,就设置了数个会场,忽而站而论道,忽而坐而论理。简约式开幕后,“唐十一有约”就率先登场了!昕若飞的姚梦明应约而来,侃侃而谈。不愧为姚大师,对照明的理解极为深刻,谈笑中“金句”频出。欧司朗的韩敏,含蓄又机敏,挟欧司朗橙色风暴席卷而来。欧普的金鑫,厚重又沉稳,似有佛系基因,一直强调“超越所见”的“自在”。如你翻阅参观指南,仅馆里就多达几十场论坛,这是何等的工作量?(此处应该有掌声)。
其二是馆内和馆外的蹭热延伸。展会如同“中心城”,周边皆是城市副中心。傍展会开展会的,更引人关注是多家协会、联盟抑或平台都乘风而上,都开起了名目繁多却不雷同的论坛。由周边延伸到了古镇和佛山。有的内容真的不错,如行家说的“先进照明与LED新型显示”趋势分析会,赵飞与晓兰联袂举办的“后景观照明时代机遇与挑战”等,皆成了会外亮点。
三是有变观的展台
1,变得好看了
随着社会的速进和人的审美观的提升,我们的展台一下子与“西化或欧化”融合了,如加上全英文标注,会错以为到了法兰克福。就说蔷薇科技,其网格式的透明屏还是让你感觉:美的震撼!
2,变得微创新了
现在看展会,要一看二问三请教。因为表面上看,似乎是千灯一面,其实內涵不露声色的。如红壹佰的球泡灯,就有微创新,加有智能控温芯片,可预先设置。我对掌门人林总说:那你的灯真是红百年的长寿灯了!
3,变得有技术含量了!
高邮人做路灯的水平真是高!在路灯馆里,顺势而排:龙腾、承熙、现代。龙腾的掌舵人龙慧斌亲自率众迎客,难怪做得好,是领导率先服务好。承熙的郝辉定也在现场,讲解他的路灯上的石墨烯,可加快散热,降热20%。耀嵘的雍总更是喜笑颜开地告诉我,某市市政一行15人已去工厂,大单有望可接了!
四是值得关注的思考题
1,后景观照明的,会否断崖式下滑?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在会上弱弱地问。从今年7月份始,工程公司不可带资建设,会否影响接单?
2,智慧城市下的照明企业的兴奋点与着力点应该在哪里?城市合杆抑或智慧灯杆上,什么才是我的奶酪?跨界总有边界,要抓得住企业自身的发力点。
3,同质化竞争条件下,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可否换个维度思考:做灯可做调光吗?有线的可做成无线的吗?做户外工程的可否眼睛向内,做以人为本的办公照明!单向照明可否做成全面照明?把自然光与人造灯融合运用等。
4,贸易战下,如何备战?吃碗里要想到锅里的。车子上路,得有备胎。你的后备箱有吗?眼晴要向内,更应向外,“内外贸”的逆差顺差要平衡。如此而已才会“西方不亮东方亮”。
五点建议:
1,大厂要带头参展。国际大厂,也许是本地化人才的缘故,也学做“溜边的黄花鱼”,尽在周边宾馆搞“私人订制”,又借势又省钱,什么新品发布,技术推广等。国内带头大哥往往“重外不重内”,国外展览投巨资,国内不参展。也与老外一个样,在国内要带头参展,在这点上,木林森,洲明还是起了表帅作用,国外国内一个样。这毕竟是中国照明大展,上市公司和有实力企业还是应该露个脸,亮个相。既可展示领头羊的风范,又可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
2,前沿技术的创导者要敢于亮相。群英荟萃做到了,这远远不够。精英荟聚也很重要。光在论坛上发表,那还是纸上谈兵。不如拿到展会上展示做来,如能成为“网红”、“展红”投资商就会闻风而来。如Micre,UV,LD等等。
3,跨界大咖的要主动邀约。照明+,+什么,应该多邀请一些互联网大咖参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与光的世界的连接,一定会有联姻。
4,展会的国际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上海进博会的某些做法,可否借鉴?展会要面向国际大厂的同时,也可面向国外的中小企业,让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同在一个展会上相融相见,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5,论坛多未必都是好事,一是无所适从,二是人气分流。可否举办一、二场高大上的极具“照明及LED产业风向标”的大会。特邀精选几个大会报告,再结合“神灯奖”,一气呵成,岂不完美!
六六大顺,就不展开了。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由制造到创造的展会,这是一个由少数明星到“我就是明星,我就是亮点,我就是特色,我就是一朵云”,人人皆可表现的大舞台。
最后,我希冀:
广州展,中国展,世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