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限价制度名存实亡 次新股再融资“补血”
摘要: 多位业内人士称,监管层严控发行“三高”但并未规定IPO以后的再融资时间间隔,通过再融资“补血”不失为一种选择,而且牛市行情下,再融资为市场所认可,一定程度上成为股价上涨的驱动力。
多位业内人士称,监管层严控发行“三高”但并未规定IPO以后的再融资时间间隔,通过再融资“补血”不失为一种选择,而且牛市行情下,再融资为市场所认可,一定程度上成为股价上涨的驱动力。
与此同时,IPO限价发行引发巨额资金打新,新股上市后也是连番涨停,鉴于此,有业内人士认为IPO限价制度已名存实亡。
多家次新股启动再融资
3月18日正式挂牌上市、6月1日晚间抛出60亿元融资方案,蓝思科技火速进行再融资的动作,让市场再度将目光聚焦急速启动再融资的次新股。
蓝思科技公告称,拟向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亿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26亿元,其中,34.02亿元用于蓝宝石生产及智能终端应用项目,16.24亿元用于3D曲面玻璃生产项目,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而在2个多月前,蓝思科技以22.99元/股的价格发行6736万股,募资15.49亿元。实际上根据蓝思科技的招股意向书,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36.22亿元,用于中小尺寸触控功能玻璃面板技改项目和大尺寸触控功能玻璃面板建设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并未对IPO以后的再融资规定间隔时间,而在IPO压价发行的背景下,有些公司为了尽快上市会主动降低融资规模,待成功上市后再通过定增“补血”。
先“放低身段”上市,然后通过再融资曲线进行资本运作,已成为不少次新股的选择。去年9月29日登陆A股市场的节能风电(601016.SH),曾因2.17元/股的发行价“贵了”而推迟发行,但上市半年后,拟以不低于9.47元/股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3.17亿股,募资不超30亿元。
时隔半年左右推出再融资的节能风电有些求“资”若渴。节能风电首次公开发行时,因为以2.17元/股的白菜价发行1.78亿股,募资净额仅约3.29亿元。而根据该公司招股说明书,首发募投项目——风力发电开发项目的总投资金额实际为10.41亿元,远高于募资净额,该公司则先以自有资金投入,再以首发募资置换。
上市4个多月后推出一项非公开发行不超12亿元募集资金计划的福达股份(603166.SH),也似乎有意借定增“补血”。根据福达股份发布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截至去年12月31日,该公司通过IPO募集的2.15亿元仅剩下379.17万元。再融资的募集资金用于新增船用发动机曲轴项目、产品升级及智能化改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市场质疑与IPO募投项目存有关联。
相较而言,已经披露再融资计划的次新股中,京天利(300399.SZ)、台城制药(002728.SZ)等则看起来不那么的“差钱”。去年10月份上市的京天利,今年3月份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不超过1000万股,募资不超过3.50亿元。但该公司2014年年报显示,资产负债率仅为2.71%,货币资金为2.56亿元,流动负债合计为1289.73万元。
牛市“补血”好处多
相对于“带着镣铐跳舞”的IPO融资,次新股在牛市中再融资“补血”则较为划算。一机构人士表示,次新股股价有所上涨,再融资募资规模或有所放大,所募资金额可以用于公司发展所需,也可以用于并购支付;另外,在牛市行情下,再融资一定程度上成为股价上涨的驱动力。
从已披露的次新股定向增发方案来看,凭借新股上市股价飙升,发行价均大幅提高,募资“胃口”有些也有所扩大。以蓝思科技来看,从上市初的22.99元/股发行价,到6月2日收盘价140元/股,已涨322.83%,拟再融资募集不超60.26亿元;京天利则从上市初的11.19元/股,至6月2日的246.60元/股,涨幅达1291.65%,拟再融资募集不超3.50亿元。
“在监管层严控发行‘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的背景下,首次发行价格受到限制,大多数新股都没能通过IPO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曲线推出再融资也一种方式。”上述机构人士向记者称,中国的股权融资成本为零,而在牛市中融资更为方便,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成为股价上涨的驱动力。
对于有些上市公司“不差钱”也急于启动再融资,上述机构人士认为,这需要依据具体融资方案而言,有些公司可能是用于并购项目,有些则可能是想借牛市多储备资金,用于为今后的公司业务发展。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