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照明设计如何做?中日照明专家观点大搜罗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文物古建作为一种人文资源,除了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实证,为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也成为美术鉴赏、旅游参观的重要对象。随着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文物古建夜间形象的呈现,也成为城市管理者、照明设计学者更加关注的课题。阿拉丁照明网将为您推荐的是中日古建照明专家对古建照明设计的看法及理念,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内原智史:交流沟通式的照明设计
设计师简介:国际著名照明设计师;代表作品——京都今阁寺夜间照明设计、京都平等院凤凰堂照明设计、京都清水寺夜间照明设计、东京羽田空港国际候机厅照明设计
我们将照明设计定位于交流沟通式的照明设计,希望用照明设计、用光来表达我们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创造性和简练的美感。我们觉得只注重空间的明亮度,并不是能激发人们感性体验的视觉环境。作为照明设计师,从黑暗到像太阳光一样明亮的无限范围之内,我们怎么样运用光,来表现出它丰富的层次性,是我们的使命。我觉得用阴影来表现建筑物的话,反而能够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一点是我从一个伟大的中国生物学家那里学到的知识……
点击查看详情:日本著名照明设计师内原智史谈古建筑照明
内原智史、张昕:古建照明——低调还是华丽?
设计师简介:内原智史 国际著名照明设计师
张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代表作品——故宫倦勤斋保护性光环境设计、敦煌莫高窟典型窟、大足宝顶山石刻光环境研究
内原智史:作为人工光源的设计师,无论我对光如何运用,都会逊色于自然的太阳光,这是我某天看着东京的夜景时,偶尔领悟到的。因为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都是受自然控制,而人工照明却是人的意志去控制的,所以我一直强调,我们的照明设计定位于交流传达式的照明设计,就是为了通过光来传达设计师的理念。我曾经对冬京一座建筑物的照明设计方案提出一个创意——完全不施加于人工照明,让它呈现完全漆黑的景象。我这个照明设计提案里谈到,这座建筑物没有任何光亮,但是有月光会照亮它,我这个设计也得到了业主的认可,拿到了设计费。所以说,给予建筑物什么样的光,完全是靠人去配合的,所以说张昕教授所说的让人看不出人工照明的设计理念,我也有同感,在我的设计中,也不是每一次都是很华丽的。
点击查看详情:中日古建照明专家大探讨:古建照明应低调还是华丽?
常志刚:光的控制:惜墨如金
设计师简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学院副院长、工学博士;代表作品——北京东城区国子监成贤街夜间照明、欧美同学会总部建筑照明
William M. C. Lam曾经总结道,从古至今,“所有的建筑都是针对着一个固定的光源——太阳进行设计,伟大的建筑与一般的房屋之间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利用这个固定光源的技巧”,“光并不总是被动的适应建筑结构的革新,恰恰相反,历史上更为常见的是,为了获得理想的光与空间的效果而促成了建筑结构的发展”
建筑师可以称作是“运用自然光的照明设计师”
照明设计师应该称为“运用人工光的建筑师”
建筑师以及景观和室内设计师负责白天的空间视觉意象的构筑,照明设计师负责夜间的空间视觉意象的构筑,尤其是在夜生活对于现代人如此重要的当今。
点击查看详情:常志刚谈国子监街照明设计:光的控制惜墨如金
袁宗南:通过古建照明设计,将人潮变成“钱潮”
设计师简介:袁宗南照明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助理教授、私立中原大学助理教授;西安大雁塔夜景照明、台北国父纪念馆照明、上海世博会台湾馆照明等。
“西安大雁塔夜景照明设计,做得不仅是照明,也是无限的商机。”谈及曾经做过的西安大雁塔及北广场夜景照明设计,台湾著名照明设计师袁宗南颇有感悟地说。
点击查看详情:袁宗南:如何通过古建照明,将文化变商机?
耿刘同:古建照明要展现并增加建筑美感
专家简介:原颐和园总工程师、研究员,退休后担任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顾问。1961年开始接触古建,文革开始后到颐和园开始搞环境工作,后接触园艺,直到后来主管文物工作并成为颐和园的总工程师。
古建照明设计不仅要尽量把建筑自身的美感展现出来,还需要通过光为建筑塑造一些美感,使古建夜间效果比在正常光线下看到的效果更雄伟、秀丽、灿烂、透明。同时,要注意照明效果应与古建周围的景观整体氛围吻合。
点击查看详情:专访耿刘同:灯光如何演绎古建新美感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